中国报告网提示: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根据最新资料和口径修订了2015-2018年历史指数数据。结果显示,以2014年为100,2015-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
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根据最新资料和口径修订了2015-2018年历史指数数据。结果显示,以2014年为100,2015-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2019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涨幅最高,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最大。一、网络经济指数。2019年,网络经济指数为856.5,比上年增长42.0%,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0.5%。
二、创新驱动指数。2019年,创新驱动指数为201.4,比上年增长15.6%,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6%。
三、经济活力指数。2019年,经济活力指数为313.6,比上年增长7.4%,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6.9%。
四、知识能力指数。2019年,知识能力指数为147.2,比上年增长8.3%,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3.6%。
五、转型升级指数。2019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41.4,比上年增长1.0%,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0.4%。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指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分类指数 |
权重 |
序号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知识能力指数 |
0.2 |
1 |
经济活动人口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 |
% |
|
|
2 |
“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 |
% |
|
|
3 |
非信息部门信息人员比重 |
% |
|
|
4 |
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
人年 |
经济活力指数 |
0.2 |
1 |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 |
万户 |
|
|
2 |
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 |
家 |
|
|
3 |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单位数 |
个 |
|
|
4 |
创业板、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 |
个 |
|
|
5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
亿美元 |
|
|
6 |
对外直接投资额 |
亿美元 |
|
|
7 |
快递业务量 |
亿件 |
创新驱动指数 |
0.2 |
1 |
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 |
% |
|
|
2 |
企业R&D经费 |
亿元 |
|
|
3 |
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累计毕业企业数 |
个 |
|
|
4 |
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 |
件 |
|
|
5 |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
亿元 |
网络经济指数 |
0.2 |
1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
万户 |
|
|
2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
万户 |
|
|
3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
万GB |
|
|
4 |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 |
万亿元 |
|
|
5 |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 |
万亿元 |
|
|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
% |
|
|
7 |
网购替代率 |
% |
转型升级指数 |
0.2 |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
|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
|
3 |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 |
个 |
|
|
4 |
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四上”企业占比 |
% |
|
|
5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
% |
|
|
6 |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
% |
中国报告网提示: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根据最新资料和口径修订了2015-2018年历史指数数据。结果显示,以2014年为100,2015-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