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眼看着快赶上北美票房、银幕数也跃居全球第一了,但2016年,它却毫无预兆地放缓了脚步。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457.12亿元,同比仅上涨3.73%。这不仅成为近十余年电影市场增速最低的一年,更是建立在银幕数量同比大增超过三成的背景之下。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单张银幕贡献的票房产出实际上大幅下降了20%左右。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眼看着快赶上北美票房、银幕数也跃居全球第一了,但2016年,它却毫无预兆地放缓了脚步。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457.12亿元,同比仅上涨3.73%。这不仅成为近十余年电影市场增速最低的一年,更是建立在银幕数量同比大增超过三成的背景之下。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单张银幕贡献的票房产出实际上大幅下降了20%左右。
以下为2007年—2016年来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统计:
2016年的电影票房整体呈现出虎头蛇尾,增速全面放缓的景象。1月,单月票房从2015年1月的26亿一下子猛增到38亿;2月《美人鱼》上映,当月票房飙升至68.8亿,同比增幅将近70%。3月,跌入低潮。截止2016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院线累计票房达到245.82亿,环比增长21.41%。然而到了下半年,各项数据均未能延续了上半年爆炸式的增长态势。7、8月,暑期档同比硬生生缩水10亿;10、11月,国庆档接连爆发危机,这两个月虽有各类好莱坞大片来袭,但是由于排片密集,票房远不如预期;12月,张艺谋《长城》、王家卫《摆渡人》、成龙《铁道飞虎》等三部大片的票房未显现爆棚之势。
2016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鲜明的变化,曾被高喊的IP、明星效应衰退,青春爱情题材疲软乏力,观众的成长,使得他们对影片的挑剔度越来越高,明白自己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简单刷脸、蹭IP的无诚意之作已经无法继续赢得观众芳心,市场向理性回归,泡沫逐渐破灭。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在于包括票房、版权、衍生品等方面的综合性收益,也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工业体系的建设,而这才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发展成熟的标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