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目前,国家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分类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制度,其中,对投资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项目实行备案制,由企业报送省级投资管理部门备案。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自律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行业自律、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协助相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行业标准等。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系国家行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行业。目前,行业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序 号 |
时间 |
文件名称 |
发文单位 |
主要内容 |
1 |
2019 年 6 月 |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商务部 |
(一)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 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 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 (二)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探索设立零排放区试点。 (三)研究制定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方式,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或出口,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 |
2 |
2019 年 3 月 |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以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提高技术门槛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 |
3 |
2018 年 12 月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鼓励汽车产能利用率低的省份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兼并重组力度。科学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鼓励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严格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防范盲目布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未来新建独立燃油车项目将被禁止, 现有燃油车产能的扩大也将要满足更加高标准的要求。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 有制改革。 |
4 |
2017 年 6 月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 |
发改委、商务部 |
将“精密模具(冲压模具精度高于0.02 毫米、型腔模具精度高于0.05毫米) 设计与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DC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等。 |
5 |
2017 年 4 月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 |
提出―发展先进车用材料及制造装 备。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引导汽车行业加强与原材料等相关行业合作,协同开展高强钢、铝合金高真空压铸、半固态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产业化及批量应用研究,加快镁合金、稀土镁(铝)合金应用,扩展高性能工程塑件、复合材料应用范围。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 |
6 |
2016
年 3 月 |
《“十三五”汽车工 业发展规划意见》 |
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 |
提出建立起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的完整工业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中国品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加强整零合作,整车骨干企业要培育战略性零部件体系,促进形成一批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发展整机和零部件再制造业务,促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
7 |
2016
年修订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2011 年第9号令、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发改委2016年第36 号令) |
发改委 |
鼓励类:十六、汽车 3、轻量化材料应用: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 8、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转向;怠速起停系统 |
8 |
2016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国务院 |
1、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 2、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
9 |
2015
年 |
《中国制造2025》 (国发[2015]28号) |
国务院 |
1、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2、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
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
3、行业认证体系
汽车零部件行业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业内主要采用的是 ISO/TS16949 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汽车工作组(ITAF)于 2016 年 10 月正式发布的汽车行业新版质量管理标准 IATF16949:2016,该标准取代了 ISO/TS16949 标准。IATF16949:2016 不再是一个可独立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依据并参考了 ISO9001:2015,将作为对 ISO9001:2015 的补充与其一起共同实施。目前, 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商均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在原材料管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在新标准发布之后,现持有ISO/TS16949:2009 证书的客户在 2018 年 9 月 14 日之前必须转换至新版本,该日期之后原证书不再有效。
二、行业发展情况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具有涉及面广、市场潜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等特征,我国汽车产业在社会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自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但进入2018年以来,受全球市场表现不景气影响,我国汽车市场出现首次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780.92 万辆,同比下降4.16%;销量为2,808.06 万辆,同比下降2.76%。到2019年8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592.4万辆,同比下降12.5%;销量为1610.4万辆,同比下降11%。


从汽车的使用属性来看,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是乘用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大幅增长,我国乘用车市场增长比较快。自进入2018年以来,受汽车整体市场下滑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也有所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352.90 万辆,同比下降5.15%;销量为2,371.00万辆,同比下降4.08%。到2019年8月,乘用车产量为1321万辆,同比下降13.8%%;销量为1332.2万辆,同比下降12.3%。


从保有量看,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5亿辆。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冲压件产品和注塑组件产品等。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共经历四个阶段,到目前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历史阶段 |
时间 |
特征 |
起步阶段 |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
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技术水平低,为卡车配套 |
成长阶段 |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
技术含量上升,开始为轿车配套 |
壮大阶段 |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 |
外商投资加大,国产化率逐渐提升 |
快速发展阶段 |
本世纪初至今 |
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提升,出口不断增长,向全球采购发展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在汽车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在汽车整体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逐步增强,其产品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也将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时期。
三、市场竞争格局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一般是围绕整车厂商建立,因此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基地。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其主要分别是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江苏扬州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 |
代表性整车厂商 |
配套产业园 |
长三角产业集群 |
上海通用、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南汽集团、吉利汽车等 |
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集群、杭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等 |
西南产业集群 |
长安福特、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北汽银翔、北京现代、力帆汽 车、东风小康、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汽车、沃尔沃、东风神龙 等 |
重庆两江新区、四川成德绵南资汽车产业带、重庆长安汽车工业园、重庆力帆汽车生产基地等 |
珠三角产业集群 |
广州本田、广汽集团、广州丰田、骏威客车等 |
广州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广州北部汽车产业集群、广州南部汽车产业集群、南海汽车产业园、中山火炬汽配工业园等 |
东北产业集群 |
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哈飞集团、华晨宝马、华晨汽车等 |
沈阳沈北新区汽车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平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等 |
中部产业集群 |
东风神龙、上海通用、东风本田等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汽车产业走廊、湖北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等 |
环渤海产业集群 |
北京汽车集团、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京奔驰、天津一汽夏利、天津一汽丰田等 |
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河北省保定市长安汽车工业园、北京怀柔汽车产业园、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天津环渤海汽车生产基地等 |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呈现集中度比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规模偏小等特征。另外,在我国零部件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
|
金鸿顺 |
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9 月 23 日,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及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东南(福建)
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国内整车制造商,以及德国本特勒汽车工业公司、德国大陆集团等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华达科技 |
华达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总部位于江苏省靖江市,
主要从事乘用车冲压焊接总成件、发动机管类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目前主要为国内各大整车厂商提供汽车车身部件、发动机总成管类件等冲压及焊接产品。 |
泉峰汽车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逐步形成了以汽车热交换零部件、汽车传动零部件和汽车引擎零部件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主要客户为法雷奥集团、博世集团、舍弗勒集团、博格华纳集团、康奈可集团、马勒集团、麦格纳集团、西门子集团、大陆集团等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威唐工业 |
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4 月,专业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冲压模具领域的定制化服务。其中汽车冲压模具产品直接客户包括麦格纳集团、博泽集团、李尔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 |
四、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 |
|
汽车零部件产业潜在规模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根据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经验,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约为 1:1.7。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与成熟汽车市场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同时,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 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产业集中的特点。而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加快并购重组的步伐,
整合和扩展产业链,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 |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除少数竞争力较强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外,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价格较低、利润有限的低端零部件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日益削弱,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产品结构,实现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扩张步伐加快 |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向外发展的良机。由于欧美零部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大量企业出现停产、减产甚至破产的现象。而我国零部件企业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短期内恢复正常经营,
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及兼并收购的机会,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吸纳优秀人才以扩充研发实力。随着内资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拓展和技术提升,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出口整车配套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