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官员谈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机遇与问题,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至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十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3500万人的欧洲,同时中国将会建造更多城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官员阿佳尼日前在沪出席2013全球CEO发展大会——中国国际节能环保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时作出这一预测。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关注城镇化进程,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节能环保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旨在打造一个专业的新型城镇化与低碳、节能和环保的国际交流平台。
论坛邀各界专家、业内人士共同聚焦城镇化。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表示,新型城镇化主要应该表现为“六新”,即新核心、新理念、新动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点。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两个“首次”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推进,中国也会面临一系列新的城镇化问题。阿佳尼指出,中国同时面临如何管理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挑战。面对这些城镇化及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可持续城市的发展必须解决水污染、水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设施、过度设施的应用,以及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等问题。这就需要实施正确的战略来改善基础设施的有限应用。“有了合适的科技,城市将会更加环保,居民生活水平随着提高,成本也会降低。”
“伴随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环保产业新机遇不断凸显”,这也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