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2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与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情况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居民服务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2018年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2018年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4.7%。1-2月平均,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

       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2%,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1.3%。

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7%,影响CPI上涨约1.19个百分点。其中,蛋类价格上涨29.9%,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3.6%,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5.2%,影响CPI上涨约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1个百分点)。

       2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6升1降。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6.6%、2.7%、2.6%、2.5%、1.6%、1.4%;衣着价格下降2.5%。

       经测算,在2月份2.9%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为1.8个百分点。

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类别同比涨跌幅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8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9.6%,影响CPI上涨约0.6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3%,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1% ,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2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4升2降1持平。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4.2%、0.8%、0.4%、0.1%;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7%、0.3%;居住价格持平。

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环比涨跌幅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2018年2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2018年2月份北京市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情况

       2月份,北京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2月份,全市调查的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个行业下降,4个行业持平。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持平。其中,原材料类上涨0.3%,加工类上涨0.3%,采掘类下降3.2%。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持平。其中,一般日用品类上涨0.3%,耐用消费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下降2.9%,食品类下降0.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同比上涨11.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8.0%,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上涨5.0%,木材及纸浆类上涨2.6%,燃料、动力类上涨1.9%,纺织原料类上涨1.1%,农副产品类下降8.4%,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下降2.1%,化工原料类下降0.2%。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2月份,全市调查的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9个行业下降,16个行业持平。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原材料类上涨0.2%,采掘类下降0.5%,加工类持平。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耐用消费品类上涨0.6%,食品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0.1%,一般日用品类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上涨0.3%,木材及纸浆类上涨0.1%,农副产品类下降5.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0.9%,化工原料类下降0.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3%,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下降0.2%,黑色金属材料类环比下降0.1%,纺织原料类持平。

北京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北京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跌幅(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上半年全国彩票销售3178.54亿元 同比增长3% 福彩销售同比增长0.7% 体彩销售同比下降4.2%

2025年上半年全国彩票销售3178.54亿元 同比增长3% 福彩销售同比增长0.7% 体彩销售同比下降4.2%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44.82亿元,同比减少14.55亿元,下降2.6%,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竞猜型彩票销量基数较高。

2025年07月25日
2025年截至5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为30602亿元 其中财产险为6129亿元 人身险24473亿元

2025年截至5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为30602亿元 其中财产险为6129亿元 人身险24473亿元

2025年1-5月,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分别为10617亿元、15154亿元、21745亿元、25954亿元、30602亿元;其中3月、4月及5月保险业保费收入较2024年同期均有所增长。

2025年07月10日
2025年1-5月全国彩票销售2633.72亿元 同比增长4.3% 福利彩票中即开型销售同比增长16.4%

2025年1-5月全国彩票销售2633.72亿元 同比增长4.3% 福利彩票中即开型销售同比增长16.4%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0.36亿元,同比增加94.18亿元,增长19.8%,主要原因是5月份体育赛事较多带动竞猜型彩票销量增长,以及去年同期即开型彩票销量基数较低等。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85.29亿元,同比增加14.71亿元,增长8.6%;体育彩票机构销售385.07亿元,同比增加79.

2025年06月30日
2025年截至4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为25954亿元 其中财产险为4989亿元 人身险20966亿元

2025年截至4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为25954亿元 其中财产险为4989亿元 人身险20966亿元

2025年1-4月,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分别为10617亿元、15154亿元、21745亿元、25954亿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2025年06月13日
2025年1-4月全国彩票销售2063.36亿元 同比增长0.7% 福利彩票中即开型销售同比增长12.2%

2025年1-4月全国彩票销售2063.36亿元 同比增长0.7% 福利彩票中即开型销售同比增长12.2%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7.45亿元,同比增加22.88亿元,增长4.1%,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91.75亿元,同比增加4.11亿元,增长2.2%;体育彩票机构销售385.70亿元,同比增加18.77亿元,增长5.1%。

2025年05月29日
2024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9% 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1%

2024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9% 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1%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约2879百万人次;到2024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增长至5620百万人次,同比增速14.9%。整体来看,近六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呈先降后升走势。

2025年05月13日
2025年3月我国保险业赔付为8274亿元 同比增长12.5%

2025年3月我国保险业赔付为8274亿元 同比增长12.5%

2025年1-3月,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分别为10617亿元、15154亿元、217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全国彩票销售1485.91亿元 同比下降0.6% 体育彩票中竞猜型销售同比增长11%

2025年一季度全国彩票销售1485.91亿元 同比下降0.6% 体育彩票中竞猜型销售同比增长11%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82.17亿元,同比增加26.16亿元,增长4.7%,较去年同期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92.03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增长1.7%;体育彩票机构销售390.14亿元,同比增加22.9亿元,增长6.2%。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