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终于正式落地 未来险企该如何应对

       在征求意见稿出台5个月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终于正式落地。 2018年3月1日,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包括量化评估和能力评估等在内的系列规则,且即日起开展试运行。

       经历过万能险三分天下、险资疯狂举牌上市公司、进行海外并购与投资过后,或许保险行业再也回不去那个快速增长的年代,而随着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的落地,针对资金运用等多方面的“软约束”终于演变为覆盖“资产”、“负债”两个轮子的监管体系。

       而随着对保险公司进行的量化评估、以及以打分为手段能力评估的实施,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提高投资能力的压力。“大保险公司比较容易符合监管要求,小保险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一位寿险公司资金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但提供相关服务的咨询公司、科技公司则会面临很多机会。”

       2017年7月末,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在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有关监管规则进行意见征求外,还组织开展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工作,并要求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高管人员的责任。

  征求意见稿发布5个月后,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系列规则终于落地。而就在此前夕的1月25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简称“中资协”)资产负债管理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2018年度第一次委员会议。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资产负债管理,是为管理与资产负债相关的风险而进行的资产配置、负债评估及资产负债匹配,是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监管层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在全面风险管理、资金运用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目标和要求”,分析表示。

       监管层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这种“软约束”,适应当时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资金运用环境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但随着保险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累积的问题不断显现。

       量化规则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根据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结果计算评分,靠短期理财型产品聚集资金投资于长期高风险资产,这类激进行为将得到评分上的惩罚,而主销长期保障型产品并进行稳健审慎投资,则会得到评分上的优待,引导行业积极迈向回归保障本源的转型之路,避免行业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风险敞口扩大。

       如何应对新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是保险相关经营主体的重要课题。

  回归保险本源,既不偏向负债经营,又要防范“过度依赖投资”,资产负债“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在刘开俊看来,不同经营模式公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刘开俊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对于资产端与负债端的职能部门间沟通较少,风险偏好、产品营销策略等不能及时传导到投资端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应按照监管规则建立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联动;对于利润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绝大部分资产为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外资寿险公司以及部分财险公司来说,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在控制成本前提下,适度提高风险偏好,少量增加高收益资产配置则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盈利模式为资产驱动负债,负债期限短且成本高,投资主要集中在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等高风险资产的激进公司来说,应逐步纠正资产负债收益水平“双高”现象,回归市场正常水平,做好存量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工作,限制超常规的发展。

       可以预见,实施资产负债管理规则体系后,以资金优势、提高投资风险容忍度获取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将大打折扣,从而迫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约束下提高自身投资能力。“只有在投研体系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遵照市场规律投资决策,才能实现相对较好收益。”

       “目前的要求相对较高,中小公司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这也给一些咨询公司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供应商带来了机会”,一位中小险企投资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险企对资产负债管理服务需求很大,而目前市场一套相关软件价格在几百万元以上,且多以进口为主。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6%

2025年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现先降后升在降在升走势。

2025年04月09日
2025年2月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额同比减少14.3% 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额同比增长49.5%

2025年2月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额同比减少14.3% 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额同比增长49.5%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69.7万亿元,同比增加11%,环比增加15.4%。其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4.4万亿元,同比减少31.3%,环比减少14.3%;债券回购成交91.8万亿元,同比减少13.3%,环比减少16.4%。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46.1万亿元,同比增长49.

2025年04月03日
2025年2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46.3%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55.6%

2025年2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46.3%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55.6%

数据显示,2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320.90点,环比上升70.3点,涨幅2.2%;2月份来看,2月5日上证指数下降至该月最低点3229.49,2月27日则达到该月最高点3388.06。

2025年04月03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 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56.2%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 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56.2%

数据显示,近六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整体呈水平增长。 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349083.2亿元,同比增长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749元,同比增长7.2%。

2025年03月28日
2025年1-2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 其中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9.7%

2025年1-2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 其中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9.7%

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约为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财政预算支出来看,2025年1-2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

2025年03月27日
2025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

2025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整体来看,近三年1-2月份同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增长走势。

2025年03月20日
2025年2月末我国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8.2%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29万亿元

2025年2月末我国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8.2%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29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8.36万亿元,同比增长7.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22万亿元,同比下降30.9%;委托贷款余额为11.25万亿元,同比增长0.3%;信托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

2025年03月19日
2025年2月末我国流通中货币余额同比增长9.7% 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7%

2025年2月末我国流通中货币余额同比增长9.7% 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7%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0.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09.44万亿元,同比增长0.1%;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