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6亿元,同比增长12.0%,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增速高出2.2和0.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位。其中限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7.57亿元,增长13.4%,回落4.5个百分点,较全国、全省高出4.9和1.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四位。
一、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从区县看,整体发展平稳,限上增速各异。占铜川市比重较大的王益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15.8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限上零售额11.52亿元,增长16.7%,增速均位居铜川市首位;耀州区实现社零总额8.09亿元,增长12.1%,其中限上零售额2.1亿元,增长16.5%,均居铜川市第二位;新区、印台区、宜君县社零总额及限上零售额增速依次分别为11.9%、11.7%、11.6%和13.1%、15.0%、4.9%。

(二)从区域看,城镇消费增幅低于乡村。城镇消费市场完成零售额3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乡村消费市场完成零售额10.46亿元,增长12.1%,占比25.9%,高于城镇增速0.2个百分点。

(三)从行业看,零售业主导消费,住餐业增速较快。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6.97亿元,同比增长13.6%,零售业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拉动社零总额增长7.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8.8%,主导消费市场发展;住餐饮业增速加快,其营业额分别增长17.7%和16.9%。

(四)从规模看,限上效应趋稳,限下支撑发展。限上企业单位共实现零售额17.57亿元,同比增长13.4%,拉动社零售总额增长5.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7.3%。限下单位实现社零额22.89亿元,增长11.1%,贡献率为52.7%,拉动社零总额增长6.3个百分点。

(五)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稳步增长,餐饮收入增速较快。铜川市完成餐饮收入7.32亿元,同比增长11.5%,占社零总额18.1%;实现商品零售额33.14亿元,增长12.1%,占社零总额81.9%。

(六)从限上商品分类看,商品零售增速各异。随着消费品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品质、绿色、时尚等消费成为新型消费热点。1-3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商品零售16.33亿元,同比增长13.6%。
1、刚性需求支撑消费。吃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59亿元,同比增长15.1%,穿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增长20.9%。吃、穿、用三类实现的零售额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31.9%,增长15.5%,其较快增长支撑消费市场发展。
2、升级类消费稳步增长。体现消费升级的化妆品类零售同比增长21.3%,金银珠宝类增长13.4%,家用电器类增长16.8%,文化办公用品类(含计算机类商品)增长22.4%,通讯器材类增长27.4%,汽车类零售增长12.5%。
3、石油增速回落,煤炭高位运行。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14亿元,同比增长5.3%,比上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煤炭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29亿元,增长29.5%,提高1个百分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