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特点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高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2.20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是2017年1-3月以来的最高点,增速较1-2月提高3.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94.60元,同比增长14.9%,增速较1-2月提高5.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7.00元,同比增长25.8%,增速较1-2月回落1.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8.2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拉动全市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6个百分点。

从行业大类看,一季度,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近七成以上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全市的有18个行业。其中,3个行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二)利润总额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68.00亿元,同比增长41.4%,增速较1-2月提高16.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52.6个百分点。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工业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两大门利润较快增长。一季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2.30亿元,同比增长4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10亿元,增长47.9%;采矿业亏损1.50亿元。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市。一季度,大型企业利润总额44.90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1.8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9.9个百分点。
从行业大类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拉动全市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一季度,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盈利。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00亿元,同比增长1.3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26.10亿元,同比增长94.9%,两行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2.7个百分点。
(三)装备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2.1%,同比增长16.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0%;实现利润总额48.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0.9%,同比增长59.6%,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8.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37.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好于全市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40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利润总额32.40亿元,同比增长58.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7.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1.86元,同比下降1.17元,高技术制造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80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1.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
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40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36.20亿元,同比增长44.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2.87元,同比下降0.40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9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9.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
(五)去杠杆成效显现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1.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较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由2017年一季度以来的55.8%下降至2018年1-3月51.8%,呈现近两年来的最低位,并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9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看,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负债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全市负债率下降影响最大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9.9%,同比下降17.1个百点,较1-2月下降1.0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负债率下降3.7个百分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