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市场依次是北美洲、亚洲、欧洲。其中,我国对北美洲的医用耗材进口额为2.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6%,进口额占比31.6%;我国对亚洲的医用耗材进口额为2.28亿美元,同比下降8.03%,占比28.65%;我国对欧洲的医用耗材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同比增长9.62%,占比26.76%(见表)。三大洲医用耗材进口额合计占比87.01%。
“今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形势向好,除对亚洲进口延续下跌趋势外,其他各进口区域进口额均增长,而对亚洲进口的跌势与2016年相比,也已明显趋缓。”孟冬平分析。
从进口省份来看,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医用耗材进口增速排在前五位,相关进口额占比合计94.17%。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市的医用耗材进口额为18.03亿美元,占比高达60.71%,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上海、北京和广东三省市医用耗材进口额合计占比高达89.24%,体现医用耗材进口地区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集中性。从企业结构来看,民营企业数量多于三资企业,但其进口额不及后者,且民营企业进口价格明显偏高。
“值得关注的是,三资企业已经基本垄断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市场。其凭借进口价格低、数量多的优势,在进口额上远超民营企业。”孟冬平就此分析,为降低进口成本,不少外资企业已经在国内投资建厂,而其主要优势是先进的生产设备、模具和现场管理。外资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自动化程度高,输注类产品漂浮物少、产品光滑度高、黑点出现率低。这些企业采用进口原材料、设备、模具、配件,在国内组装生产,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然后将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或返销国外,更加剧了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产业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今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形势向好,除对亚洲进口延续下跌趋势外,其他各进口区域进口额均增长,而对亚洲进口的跌势与2016年相比,也已明显趋缓。”孟冬平分析。
从进口省份来看,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医用耗材进口增速排在前五位,相关进口额占比合计94.17%。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市的医用耗材进口额为18.03亿美元,占比高达60.71%,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上海、北京和广东三省市医用耗材进口额合计占比高达89.24%,体现医用耗材进口地区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集中性。从企业结构来看,民营企业数量多于三资企业,但其进口额不及后者,且民营企业进口价格明显偏高。
“值得关注的是,三资企业已经基本垄断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市场。其凭借进口价格低、数量多的优势,在进口额上远超民营企业。”孟冬平就此分析,为降低进口成本,不少外资企业已经在国内投资建厂,而其主要优势是先进的生产设备、模具和现场管理。外资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自动化程度高,输注类产品漂浮物少、产品光滑度高、黑点出现率低。这些企业采用进口原材料、设备、模具、配件,在国内组装生产,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然后将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或返销国外,更加剧了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产业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7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进口主要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