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31 次,累计面积1 748 平方千米。其中,有毒赤潮2 次,分别发现于天津近岸海域和广东深圳湾海域,累计面积81 平方千米。与近十年相比,2020 年赤潮具有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明显偏少的特点,发现赤潮次数最少,为平均值(51 次)的61%。累计面积为第二低值,略高于2018 年(1 406 平方千米),为平均值(4 452 平方千米)的39%。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海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19 次和1 561平方千米。从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域分布来看,浙江省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12 次和1 528 平方千米。从时间分布来看,5 月是发现赤潮次数最多的月份,为8 次;4 月是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为782 平方千米。
2020 年,累计面积最大的两起赤潮过程分别发生在浙江南麂—洞头—温岭以东海域和石浦—渔山海域,最大面积均为380 平方千米。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过程发生在天津市近岸海域,持续时间84 天,为8 月21 日- 11 月12 日,最大面积75 平方千米。2020 年,我国海域引发赤潮的优势生物共14 种。其中,东海原甲藻作为优势生物引发赤潮的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10 次和1 215 平方千米。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表2011 - 2020 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20 年我国各海域发现赤潮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