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钠离子电池:2022-2025年普鲁士蓝材料和软碳负极钠离子电池成本构成及测算情况
2022 年普鲁士蓝正极和软碳价格约为 5 万元/吨和 3 万元/吨,考虑到规模效应的降本,假设 2023年、2024年、2025年普鲁士蓝正极和软碳价格分别为 4.5万元/吨、4万元/吨、3.5 万元/吨和2.7万元/吨、2.3万元/吨、2 万元/吨;
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2022-2025年每100Ah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构成现状及预测情况
钠电池材料度电用量方面,参考方铮等《室温钠离子电池技术经济性分析》,预计 2022-2025 年每 100ah 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分别为213.9元、169.5元、131.67元、93.82 元,以钠离子电池电压 3.2V 为电压标准进行测算,100Ah 对应 0.32Kwh,
磷酸铁锂电池:2022-2025年每100Ah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构成现状及预测情况
2022-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的每 100ah 成本为204.21元、164.67元、144.93元、125.19 元。以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电压 3.2V 为电压标准进行测算,100Ah 对应 0.32Kwh,那么磷酸铁锂电池 2022-2025 年每 Kwh材料成本为 638.16元、514.59元、452.90元、
2021-2025年全球锂行业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情况
根据预测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 2500万辆,对应电动车渗透率 27%。电动车、储能、3C 电子消费以及传统工业下游的需求,预计 2025 年全球锂需求量为 182.6 万吨 LCE,2021 年-2025年 CAGR37.6%。
2021-2025年全球矿山、盐湖及云母锂资源供给现状及预测情况
根据预测,2025 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将达到 193.4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2021 年-2025 年 CAGR38.0%。预计 2023 年较 2022 年产量增加 37.7万吨 LCE。2023 年主要供给增量仍来自南美盐湖和澳洲矿山,分别占整体增量的 34.4%和 21.7%。
2022年1月-2023年2月国内储能累计招标量情况
大储招标提速明显,2023年地面光伏需求起量。2022年6月以来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大储经济性有所好转,项目招标随之加速启动。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公开招标达42GWh。1月是传统淡季,2023年2月招标量达2.9GWh,同比增长302%,随2023年地面光伏需求启动,我们预计储能招标和安装将逐步加速。
2022年我国钙钛矿电池组件量产成本构成情况
2022年我国钙钛矿电池组件量产成本构成情况,玻璃及其他封装材料占比为34%,人工成本占比为3%,固定资产折旧占比为16%,能源动力占比为13%,钙钛矿占比为3%,电极材料占比为31%。
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主要厂商多光伏硅片扩产项目规划统计情况
2022年光伏硅片计划扩产规模超过200GW,而2021年扩产150GW,2021年年末产能达到400GW以上。根据统计,2023年待扩产硅片规模仍然超200GW,考虑到2023年硅料价格松动预期,支撑行业进一步扩产的动力将更偏向于新老玩家在中长期维度自身市占率的考量以及落后产能升级需求。
2022年我国方形、软包、圆柱等不同结构类型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增速情况统计
分电池结构来看,方形仍然是绝对的主流,2022年装机241GWh,同比+99%,占比约92%,软包/圆柱装机13/7GWh,同比+26%/-21%,占比分别为5%/3%
2022年我国三元电池与碳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统计
分材料类型来看,2022年三元电池装机105GWh,同比+4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155GWh,同比增长137%,增速远超三元。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分不同车型)装机量及增速情况统计
根据GGII数据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61GWh,同比增长86%。分月度来看,各月同比增速均超过50%,3月份增速全年最高,为153%;其中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12月装机量增速显著,环比增长44%
2011-2019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2019年我国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为57.7%,石油能源消费占比为18.9%,天然气能源消费占比为8.1%,水电、核电、风电能源消费占比为15.3%。
2021年全球MDI主要公司产能占比情况
MDI寡头垄断格局稳固,行业将保持长期高盈利,CR5近90%。其中,万华化学产能占比为28%,巴斯夫产能占比为19%,科思创产能占比为18%,亨斯迈产能占比为14%,陶氏产能占比为12%,日本东曹产能占比为5%,锦湖三井产能占比为4%。
2022年全国新能源总发电量与装机容量情况
2022年1-12月全国新能源总发电量为83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总用电量为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其中,火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发电量为58531亿千瓦时、12020亿千瓦时、6867亿千瓦时、4178亿千瓦时、2,290亿千瓦时。

